BIM時代“老規矩”待破
作者:
來源:
中國建設報
日期:
2015-05-19
人氣:
5679
眼下,隨著越來越多的設計院開始推行BIM的實踐與應用,一些新問題也隨之浮現。
“雖然進入了新時代,但是我們生產出來的產品還要符合以前老時代的標準,這是當前設計院在應用BIM時面對的巨大困難?!痹诮沼?/SPAN>Bentley舉辦的一次業內交流會上,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設計院副總建筑師劉濟瑀表示,目前國家標準層面并不支持3D交付,這意味著所有的BIM模型最終必須要轉換成為符合標準的2D圖紙。
無法“全力發揮”的BIM
“結果就造成設計院的BIM應用往往存在一個‘翻?!倪^程?!彼嬖V記者,現在大部分設計院都是先完成2D圖紙之后再進行3D設計。個別設計院的重點項目會采用兩者并行的方式進行設計,即在2D設計的同時運用3D設計進行校驗和輔助設計,最終達到整個設計的完整。而真正的BIM 2.0模式應該從一開始就不存在2D設計,全過程運用BIM軟件完成設計、報審和交付工作。目前國內設計院能夠真正達到這種層次的實踐非常少。
記者了解到,BIM作為一種貫穿項目全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功能包括建模、方案分析、管線綜合、指導施工、施工備料統計、施工管理以及后期運維等。但是目前在設計院的實際工作中,BIM的應用還主要局限于建模與管線綜合領域。
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劉濟瑀認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全專業全過程的利用BIM要讓設計院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成本,目前這種投入和產出完全不成正比?!昂芏鄷r候,甲方并不愿意為BIM設計支付額外的設計費。對于設計院來說,當前BIM的效益增長點并不明確?!?/SPAN>
除此之外,目前國內的項目管理體制也在客觀上制約了BIM應用的深度。據Bentley中國BIM拓展總監俞興揚介紹,國內項目管理長期存在設計和施工脫節的情況,往往造成設計院的模型難以滿足施工需求,不能形成很好的銜接與利用。而在國外,由于大多采用工程總承包(EPC)模式,即總承包商承擔工程項目的設計、采購、建筑施工、性能測試等工作,并對承包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造價全面負責。因此BIM的運用能更好地貫穿項目始終。
大數據價值凸顯
對于業內高度關注的BIM國家標準,劉濟瑀認為,由于缺乏大量的實踐數據基礎,標準本身面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尷尬境地。舉例來說,標準本身是有文件格式的,而這種文件格式通常是關聯某一種軟件的,這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與爭議性。不僅如此,目前國內也缺乏BIM技術相關的法律法規,如保險條款、知識產權保護措施、爭議處理機制等。
盡管BIM的優勢在短時間內難以完全發揮,但這項新技術所帶來的趨勢以及大數據價值正在被業內所認同?!?/SPAN>BIM所承載的信息如果能夠放在城市級別的大數據里被利用起來將非常有意義。可以實現從建筑信息模型管理到城市信息模型管理的飛越?!眲r認為,BIM介入的城市3D信息模型,相比起其他3D模型,具備信息完整度高、數據高度共享和數據分析能力強等優勢,可以為智慧城市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目前在各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快速發展,這意味著在完成的項目中,直觀可視的3D模型以及相關的數據已經存在,對于這樣的項目只需要將現有數據導入城市3D信息模型的基本平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