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抛低吸还是追涨杀跌?炒股要分清选股和择时
张叔那天在楼下花坛边上跟我说,“到底该高抛低吸,还是追涨杀跌?”这问题真不少人都纠结过。有人觉得低买高卖稳赚,有人靠热点追风口,希望快进快出,都想占个便宜,但结果往往没那么顺利。实际上,我最开始也被这俩说法折腾得够呛,瞄着K线图找位置,要么抄底抄在半山腰,要么追涨追在山顶,真是哪里跌得多买哪里,哪里涨得快跟着冲,半年下来心态比本金还先崩了。
后面见了券商的老陈,吃饭聊股票,他一句话点醒我:“你先分清选股和择时。”这句话说穿了,核心不是死磕哪个操作,而是搞清楚两件事:先选对股票,再看什么时候上车。很多人其实就是搞反了顺序,想短线博弈又不懂看票,想长线持有又天天换仓,最后成了瞎忙活。
回头看我自己的经历,刚入市那会,总是看别人说某票要大涨,就跟着买,结果选的像抓盲盒,涨了小赚一把就跑,跌了亏钱也不知原因。比如之前科技股火,我随便买了只“热门票”,不看财报不研究业务,结果公司年年亏损,最后成了“抄底抄在悬崖”。后来老陈一句“种地选种子,股票选公司”,我才开始关注毛利率、净利润、负债率这些指标。
你要问如何选股,举个例子,去年我挑消费股,选毛利率40%以上、净利润稳步增长的公司,还要资产负债率别太高。这样标准选出来的票,拿了半年不折腾,赚了二十多个点。还有王姐用的银行股做高抛低吸,每年都能在波动区间低买高卖,关键是她只做那些区间明确、业绩稳定的票,不盲目操作。
再说择时,买票前观察价位和市场氛围很重要。朋友小李就吃过选择时机的亏,明明选了好股,却在历史高点杀进去,最后短线被套,如果多等几天,跌下来再买,也不用这么闹心。实际操作中,无论高抛低吸还是追涨杀跌,都要结合选股和市场时机,否则大概率只会给券商白送手续费。
有人问,高抛低吸靠谱吗?其实大部分人做着做着反成了“高买低卖”。重要的是,票安全性高、波动区间明确,别和小盘股较劲,波动太大不是短期能吃准的。有时候赚到“中间利润”就得收手,不要贪心,王姐的经验就是好模板。
至于追涨杀跌,多数人认为是投机,但如果选的是有政策利好或行业热点推动的票,短线跟进三五天,快速见好就收,也能拿到不错收益。一味凑热闹、没看行业或消息支撑,等资金撤退,那肯定是“接盘侠”的下场。别把随便涨当“风口”,这点特别得小心。
综上讲,炒股最容易掉进去的坑,就是把选股和择时弄反。明确选好公司,决定长期持有,就别天天琢磨高抛低吸了;要短线跟风,就一定选对题材、敏感把控买卖时机。聊天群里有网友说,“割了一次肉才明白,涨跌不重要,公司和时机才是命根子。”这话确实有道理。
想少走弯路,别混淆“种什么”和“啥时候种”,工具方法也是为这两件事服务。炒股归根到底不复杂,分清选股和择时,知道什么时候该高抛低吸,什么时候该追涨杀跌,就能避开大多数坑。
你炒股时最纠结的是买啥票还是啥时候进场?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操作思路,大家一起开脑洞。
投股票用什么软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